一、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
双工位同步加工
采用中置主轴驱动,工件一次装夹即可同步加工两端,两端同轴度可达 0.01mm
双通道数控系统独立控制两侧刀架,支持差异化加工(如左端车外圆、右端铣键槽)
高刚性床身设计
整体床身呈 45°斜向布局,配合高频淬火硬轨(硬度 HRC45-52),提升抗振性与耐磨性
全封闭防护门结构,集成液压夹紧工件技术,保障加工稳定性
二、关键技术参数
项目 参数 来源
最大加工直径 Φ70mm(标准型)→可定制至Φ230mm
Z轴快移速度 24m/min(台湾高精度滚动导轨)
主轴转速 200-2200转/分钟(伺服直驱)
重复定位精度 ≤0.01mm(研磨刮研工艺)
液压夹持范围 最小长度130mm,通孔Φ95mm
三、核心功能拓展
复合加工能力
基础车削+径向钻孔/攻丝/铣键槽,兼容椭圆槽、T型槽等复杂工艺
选配Y轴或动力刀塔,实现车铣复合加工
自动化集成
支持内置桁架机械手自动上下料,节拍缩短40%
自动排屑系统直接落料至集屑槽,维护效率提升50%
四、行业应用场景
领域 典型零件 优势
汽车零部件 传动轴、减震器杆 同轴度μ级,年产10万件以上
新能源 电机轴、电池连接杆 双端同步加工效率提升200%
医疗设备 基因编辑设备精密轴件 表面粗糙度Ra0.4μm
通用机械 液压阀芯、托辊轴 兼容Φ20-350mm工件